四月份,德国转会市场重新公布了亚洲各个联赛的球员市场价值榜单。过去长期位居亚洲顶尖的中超联赛,先后被沙特职业联赛和日本J联赛赶超,目前仅列亚洲第三位。随着高价引援热潮的消退,中超联赛逐渐回归到其应有的状态。
身价缩水超过22%
回想2020年7月25日,当中超联赛刚刚启动时,胡尔克、特谢拉、米兰达、佩莱这些知名球星仍然在中超联赛效力,当时中超球员的整体市场价值高达3.6878亿欧元,在亚洲各大联赛中位居首位,领先优势明显。相比之下,沙特阿拉伯的超级联赛和日本的J联赛,其球员总身价分别只有3.0365亿欧元和2.939亿欧元,分别位列亚洲联赛的第二名和第三名。如今,众多知名外援相继离去,国内球员的整体价值大幅降低,目前仅为2.8715亿欧元。
六个月之内,运动员整体价值降低了八百一十六万三千欧元,下降幅度突破了二十二个百分点。
这一情况的发生,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。早在2019赛季,中国足协就曾公开说明,计划逐步减少对中超俱乐部薪资的管控。具体而言,该管控额度在2019年为12亿元,2020年降至11亿元,2021年进一步调整为9亿元。正是因为这两年多的过渡阶段,各俱乐部都为此做了相应的准备,同时加上疫情带来的冲击,使得许多顶级外援纷纷选择离开。2020年全年,开篇之际,拉维奇选择挂靴,卡拉斯科、伊哈洛及索萨被外借他乡;夏季阶段,沙拉维和扎哈维相继离去;临近岁末,胡尔克、特谢拉、佩莱均与球队合约告罄,最终全部转投他队。其中,胡尔克这位引进时标价逾五千欧元的球星离队,堪称中超“烧钱足球”时代的终结。
投入全面缩水
事实上由于薪资上限措施加强,球员的身价降低,各队的资金也显著减少,中超联赛本季出现了普遍的教练更换现象。
这个冬季窗口期,转会市场显得十分沉寂,与此同时,更换主教练的浪潮却异常活跃。由于薪资上限的严格限制,众多知名教练纷纷与中超俱乐部解约。本土教练以及价格更为合理的韩国籍和克罗地亚籍教练,则成为了中超各队的优先考虑对象。
十年之前,中超教练的年薪普遍不高,广州恒大队的李章洙时薪为120万欧元,大连实德队的文加达当时拿到的报酬是160万美元,即便是特鲁西埃和哈恩这两位知名教练,他们的年薪也仅在85万欧元上下。直到2012年,恒大队聘请里皮取代李章洙,中超联赛才真正迈入所谓的“金元时期”。三年前,上海上港队聘请博阿斯接替在波尔图的佩雷拉时,就提供了500万欧元的高薪,夺冠后续约翻倍至中超最高的1000万欧元,这个待遇与曾执掌英超、法甲强队的博阿斯相当。但今年,上港队聘请的外籍教练莱科,年薪只有250万欧元,整个团队的总年薪也仅达到350万欧元。
从1000万欧元到250万欧元,主帅年薪的降幅令人惊叹。
经历阵痛在所难免
顶级外援和知名教练的离去造成国内足坛声望减弱,不过这对国家足球发展而言,实属必须经历的考验。
中国足球常用“解散”一词来描述现状。2019至2021年间,全国四级联赛中,共有28家俱乐部短期内相继停止运营。其中,中超有2家、中甲有7家、中乙有11家,中丙则有8家。可以说,除少数中超强队外,其余大部分球队都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。怎样降低投资方及机构的日常事务压力24直播网,使专业组织能够持续发展,已变成十分紧迫的课题。
中国足球现在存在一个问题,一些俱乐部一旦缺少外籍球员,球队的整体实力就大不如前,这对中国足球的进步并非有利。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内外球员协同作战,借此机会提升本土球员的能力和成长。足协主席陈戌源表示,此次关于薪酬的限制措施,从客观角度分析,对国内球员的进步有积极作用,对俱乐部青年培养体系的建设也有促进作用,未来几年,这项规定将在职业俱乐部层面展现出其价值。实际上,球员群体主要还是应当前往海外寻求发展,关键在于他们能否获得比赛机会,接下来,相关部门将着力推动有培养前途的适龄选手到国外进行实战训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