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聊李根那些事儿:面对旧主北京,他究竟打出了怎样的表现?
作者:24直播网 2025年09月30日 14:08

今天,我们谈谈李根的情况。整个赛季,我都没好好写过李根。现在,李根和北京的纠葛在最高点暂时平息,北京男篮也停滞了脚步,该说说他了。

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十六年的资深评论人谈谈李根,我并非有意进行贬损。

应该指出,李根在本届赛事以及整个赛季与老东家北京的交锋中表现十分出色。坦白讲,他在上赛季北京赢得季后赛时,场均能够得到20个得分,然而诸如马布里——依照众多人的看法,大家并不认同他在比赛最关键时扭转局势的能力。当面对昔日的球队时,如果李根需要证实什么,那就是真正能够掌控比赛走向。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。他在常规赛和季后赛里,只要遇上北京队,就常在布拉切吸引防守后成为次要进攻选择,总在重要关头让北京队感到无奈。第四场生死战关键时刻,李根拿下关键8分,直接让北京队陷入绝境。即使五棵松现场观众怒吼声震天CBA看球吧,李根依然能精准地罚球得分。他表现出的沉着和可靠,常常让对手失去希望。

新疆的李根看起来是一名表现更佳的运动员了——他在北京时已经表现出色,如今表现更为突出。新疆的主教练,他早年在上海时的老师李秋平,将他安排在更具决定性的战术环节中,赋予他更多控球进攻的职责;国家队在亚洲赛场夺冠的经历,令他更加自信果断。迄今为止,只要你的心没有被憎恨蒙蔽,就必须承认,李根在去年夏天做的,是一个更有利于他个人的选择。他获得了更多的财富,也争取到了更多的机遇和成长。他在首都摘得了两个桂冠,眼下正有机会角逐自己的第三个桂冠。

一个运动健将,一位职场人士,做出有利于自身的抉择,完全合理。

凭借个人力量,挑战一座城市——中国规模最大,文化争议最烈的城,李根在CBA联赛走过二十年时,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人物和代表性事件。在那些激烈胶着的时刻,从几个月前的联赛开打,到季后赛首轮的戏剧性对决,无论你是北京球迷还是新疆球迷,似乎都在关注李根的表现。因为出现李根这样的情形,实在太不常见了。一位运动健将在事业巅峰期,离开了近期夺冠的队伍,转而带领新团队击败了原来的对手。

确切地说,在CBA20年来的历史上,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景。

这就是我需要表达的。当CBA联赛迎来五十周年庆典并重新梳理过往,李根将注定成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。纵观CBA发展历程,从未有哪位球星能像他那样,享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无拘无束的状态。李根来自河南,在加盟联赛的初期阶段,他就完全摆脱了合约的束缚。他在上海初露头角;在青岛当选全明星,展现了巨大价值,当他以年薪三百万加盟北京时,引发了广泛热议;随后,他在北京成为核心得分手,转会新疆的转会费再次引起广泛关注。李根目前是自由球员,所以他总能自主决定个人前途,挑选对自己最有益的方案;他原本只是默默无闻的替补,但凭借赛场上的锻炼和积累,最终成长为国家队的关键得分手。

李根的境遇令国内众多体育健儿心生向往。众所周知,CBA至今并非标准化的职业联赛,其归属权尚未确定,多数球员无法自主决定前途。根据篮协现行规定,俱乐部青年梯队出身的选手与一队签约后,合同为期四载,且俱乐部保留后续两年的续约优先选择权也就是说,运动员最低要为培养他的俱乐部成年队伍服务六年时间。但实际上,由于执行缺乏保障,这形同虚设,从未有运动员在为俱乐部成年队效力满六年之后,能够顺利地自由转会。即便合同期满,若没有地方体育局和俱乐部的共同批准,运动员依然无法转会到其他地方。所谓的四年服务加两年无合同期根本无法落实。一旦你经历首次转会,便获得了彻底的自主权。然而现实是,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启动这一步,能够摆脱原队的,都是极少数的例外情况。

所以二十年间,大家已经适应了球星通常只在原俱乐部结束生涯,胡卫东就只能在江苏,郑武就只能在浙江,巩晓彬就只能在山东;朱芳雨、王仕鹏,不会离开广东;队长陈磊在北京成年队打了十五年,上场次数已经很少,但合同期满后,想要去江苏打球,也必须得到俱乐部许可。你以为他们情比金坚,但其中有多少苦涩与无奈。

这就是原因,李根的经历,在CBA漫长推进的职业化进程中显得格外震撼人心。实际上,这样的情节,堪称一个成熟职业联赛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。一位杰出的球员,在转会之后与原俱乐部反目成仇,并且与曾经为之效力的城市和队伍结下梁子。篮球联赛中充斥着许多类似情节,克利夫兰球迷对詹姆斯的敌意,卡特、波什和多伦多之间的矛盾,霍华德在洛杉矶时常面对的嘘声,底特律球迷对约什史密斯的怨言,这些都是其中的一部分,每年联盟都会不断出现这样的,成为媒体追逐、观众热议的焦点。唯有持续出现此类事件,方能表明转会市场业已启动,合同机制真正生效,人才得以顺畅流动,运动员的身价方可获得公允评估与彰显。

可是,在咱们这儿,没见过啊。

核心进球手,队伍刚赢得三连冠,怎能离开呢?对于此事,京城——全国首屈一指的都市,看客们见识有限,他们未曾目睹。未曾见识,便难以理解。

特别是在北京这座文化特色鲜明且常受政治影响的城市里。作为本地人,我非常清楚这里文化的长处和短处。北京人重感情,讲究面子,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你能热爱这座城市,对你怀有归属感。实际上,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,你所在的地方不过是他们众多工作地点中的一个,他们以专业的方式与你相处,并非要与你发展恋爱关系——并非所有新来的人都像马布里那样,把这里当成自己人生的依靠。另外,北京人普遍有种自尊心,认为你在本地已经取得了成功,为何在你对他们有用时却选择离开?如今,单凭一个北京户口已无法吸引最优秀的体育人才了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,一切问题都通过市场途径解决。运动员更换工作,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酬,这完全合乎情理。

当前网络环境高度自媒体化,各种零散且未经查证的消息迅速扩散,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李根的负面情绪。事实上,李根离奇死亡的具体过程,其中存在的诸多复杂情节,绝大多数球迷都毫不知情。究其原因,是没有任何媒体机构愿意全面客观地呈现事实,所有报道都只是片面信息,最终球迷接触到的也仅是零星片段。这些片段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进行拼凑组合。据说李根在首场比赛后用外语表达过明年再见,他本人声称从未提及,实际上极少有人能当面听到他讲话。然而,该传闻一经传播便引发轩然大波,球迷们心甘情愿接受这个说法,他们宁愿认定李根品行不端,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他离开北京,与这座城市结下梁子。

他们因此憎恶李根,然而越是憎恶,李根越能超常发挥。李根的表现,甚至显得从容不迫。他站在罚球点,每一次投篮的轨迹,球的旋转,都极为稳定。李根越优秀,看客们越加憎恨——终于,在他对孙悦实施恶意犯规后,五棵松的气氛,完全被愤怒与狂暴所吞噬。北京地区的市井口舌是个由来已久的状况,这个无需多言,我从未认为那属于什么文化范畴,不过一个容纳一万八千名观众的场馆,将近两万名观众陷入极度狂怒的状态,这种情况我还真是初次目睹。

我不再关注语言的选择和民众素质这些议题了。那个议题,我之前已经阐述过,在郭艾伦受伤事件后的《为何我们如此愤怒?》中也提及过,无需重复。全国范围内都弥漫着不良风气,球场只是社会现象的反映。李根与北京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如此激烈,根本原因在于类似事件太少,人们缺乏应对此类情况的经验和认知。

可以设想一下,假如市场已经成熟,李根在合约期满时会选择离开,北京方面也可以随时考虑签下其他球队合同到期的优秀球员,或许会引进广东的周鹏,也许能从辽宁招来郭艾伦,甚至可能用高额合约吸引超级巨星易建联。面对如此多的期望与机遇,你还会对李根的个人决定如此坚持吗?

要是CBA也有NBA那种合同金额相等的交换规则,各队就能获得更多挑选机会,并且拥有更广阔的构思余地。举例来说,或许能运用翟晓川和方硕,去跟福建交换王哲林,当然这只是假设;也许还能动用张松涛、朱彦西、孙悦,去跟广东交换易建联,说真的,我总想着易建联。当你持续经历各种挑战,而非始终面对毫无变化的队伍,便会懂得那句话,商业就是商业,专业体育就是专业体育。对每支队伍及其支持者来说,都是这个道理。

就这样吧。

补充说明一下。首先,李根那次踩踏,根据踢球人的经验来看,好像是故意的,裁判也追判了犯规行为。但究竟是不是故意的,只有李根本人清楚。这次踩踏,直接让当时刚刚投中两个三分,正要发力进攻的孙悦失去了继续比赛的能力,也直接导致原本人员不齐的北京队在第四节更加困难。

其次,辱及对方父母,无论如何都是不可逾越的界限。并非所有北京市民都会毫无顾忌地使用那些字眼,我坚信社会公德心尚存,人们依然明白那是不齿的行为。然而在当前阶段的CBA联赛,以及现阶段的中国社会,任何呼吁都显得徒劳无功。我女儿非常渴望观看马先生比赛,但我不会带她前往。中国篮球协会的比赛不适合儿童观看,只有当国内职业体育赛事能够成为家庭共同参与的活动时,才表明这个国家真正发展了。

赛季后半段还有三场系列赛,现阶段半决赛首次没有北京队参与,而决赛也首次没有北京队出现。

让我们看看,世界是不是真的清净了。

篮球新闻 查看更多
直播 录像 集锦 快讯